劉冰著作

劉冰|我的寶貝—藏品

$0


PDF連接電子書

【代序】我的外公


出生在農曆三月,正是牡丹花盛開的時候,牡丹花又稱富貴花,在精明能幹的上海孩子裏,我這個戇頭戇腦的樣子,倒還受到我的外公青睞,跟我題了一個乳名“富寶”。直到現在我的表兄弟、表姊妹都還稱我為“富弟或富哥哥”。名是否附實,現在活到七十幾歲,總算證明了一半,“不富”但自認是“寶貝”不誤。

外公郭姓,諱楚琴。祖籍福建龍溪。郭族於明末清初移居台灣南部,台南、高雄一帶。至乾隆二十年前後,一支族因經營航運事業,才到上海創設萬豐商船號,定居南市小東門洋行街,除航運外,還開設花糖、茶葉、木行、錢莊、銀號等,也爲了停泊外公攝於上海黃家花園船隻,裝卸貨物方便,就在黃浦江岸建造了金利源碼頭。記得現存家中銀筷、銀匙、銀碟、銀壺等均爲外公家經營之慶雲銀樓所製。

郭氏在台灣南部至今仍爲望族。舍親郭俊鉌告訴我說,“俊”是郭族的排行,台灣郭氏有郭俊次、郭俊銘等俊字輩族人,據郭氏祠堂內一副對聯作爲排行的根據。與上海郭家的情況相同,上海郭氏楊思橋的祠堂裏的對聯是“廷傳俊譽,家有餘慶”與台灣的相同,我表兄郭傳鑫爲郭氏遷滬的第六代,現爲上海郭氏族長,年近八旬,不知可否爲兩岸的郭氏做好交流的工作。

外公平生喜收藏古董,家中珍品極多,和先父時常共同鑒賞。外公去世,留下遺物古董不少,依各器物如銅器、瓷器、玉器等等分門別類,由族中公認年長有德者主持處理遺產。爲公平起見,分別優劣多寡,貼上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等紅紙簽條,各房派出代表前往抽籤,決定所得。我母親雖爲女兒,也有一小份。時值抗戰母親隨父親在昆明無法回滬,乃由我菊姐代為抽籤,手氣如何,那時我年幼,不得而知,但我還記得將抽到的古董幫菊姐搬回家,多少增加了我家的收藏。可惜1949年父親在台灣工作,僅少數物品隨身攜台,餘下留滬藏品包括紅木傢俱、古董書畫,均由在上海的大哥保管,今大哥嫂均已去世多年,所留珍貴文物不知去向,極為婉惜。


 劉冰



查看更多 著作

請點選右邊查看按鈕,可回產品列表頁面查看更多相關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