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安持人物琐忆》之后的琐忆
至友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领导祝君波先生,嘱人寄来陈巨来著《安持人物琐忆》一书,一翻目录,就引起我极大的兴趣。陈巨来,久闻此君大名,虽不认识他,但知道他是近代知名的篆刻家。
书中提到的近代中国艺术界人物,可有不少都是我所熟悉的前辈、老师、朋友或其他有关者,于是我立刻决定细心阅读,并且拿了一支红笔在手边,重要点用红色划出。读此书一方面可回忆这些人物,知晓陈巨来所写的,和我知道的事情之间的异同,另一方面从文章中,也可对这位篆刻家有更深的了解。
一开始看书,这些人物都从我的记忆中走出来了。陈巨来年龄比我大,大多数人他比我早认识,但也有几位,我认识得比他早,如太极大师乐奂之。因为多有相识的人,愈看愈有味,红笔愈划愈多,迫不急待地读,花了三天时间,看完了全本。数数我们两人都认识的人共有二十余位,不过有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已。
去年夏威夷的好朋友项慧芳,邀我去夏威夷看一位收藏家的藏书,巧遇俞雷庆女士也在,无意中谈到陈巨来的书中人物,大家都觉得有意思,为何不写下来?我自认我的文笔不好,不能写,但听从她们二位对我的建议,我想能写出来给大家看,比放在肚子里好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
我就决定动笔。在人选方面,除陈巨来书中的一些人,我在台湾认识的艺术界人物也不少,现在所选的这些极熟悉的知名艺术界人物,都是早年在大陆生活过的,后来才各走东西,其中声名响亮的,如于右任、张大千、郎静山、刘海粟等,大陆读者也很熟悉,还有一些年轻读者可能不太熟悉的,如马白水、刘狮、季康、李嘉有、王壮为、王北岳、黄君璧等人。
我有幸能认识这么多艺坛人物,与他们交往,最主要的是要感谢我的父亲刘雅农,他是上海美术学院第一届毕业生,虽然他没有以艺术为专业,但始终和艺术界保持友谊,经常连络,我以一个晚辈的身份,随时有机会能在他们谈话中,得到不少知识、轶闻。其次是我自己的印刷出版专业,使我机会跟这些画家们打交道。画家们要印刷好的复制品,非得要有具丰富印刷知识和经验的人来策划,说实在,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,能像我这样懂印刷的人寥寥可数,再严格地说,不过一、二人而已。有这些因缘,我才能得这些资料,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怀想这些逝去的前辈,怀念他们在人间的行迹,他们的行迹,总比一般人要深些。
有关这本书里的记述,尽量避免大家都知道的事,但有些事也只能点到为止,给各位自由意会,保留一点关子,我觉比写清楚更有意思。
二○一二年六月
請點選右邊查看按鈕,可回產品列表頁面查看更多相關產品。